库库吧 > 文学 > 读后感 > 读后感600字 >

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600字

天文分享

《大秦帝国》是2010年1月1日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童超。该书讲述了秦帝国的崛起,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600字,仅供参考,希望能帮到你!

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600字1

今年暑假重温了一遍《大清帝国》,一共有9本书,接近1万页,又感受了一遍秦国的强大与衰落,印象深刻。

秦献公时期战国的开始,也是秦国的帝国时期。不久,秦献公战死,秦孝王即位,与魏国战败,天下第一关——函谷关也割让给了魏国,此时六国又联合准备分秦,同时又有蛮夷和匈奴在侵扰秦国,可是秦国都挺住了,也许有运气成分,天降大雨使进攻时期延缓,从而秦国有时间部署军队。可是当秦扫六国变的强大繁盛时却反而衰败了,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”,最终灭国,但至少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保留了下来,流传至今。

商鞅变法可谓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,历经20年使秦国变得繁荣昌盛。可是在这一路上也并不顺利,以甘龙为首的一批老贵族下了黑手,最大的一次是将太子嬴驷一帮人与商鞅树立了仇恨(白氏所上交的粮草被甘龙换为了砂石,太子嬴驷杀了白氏几十人,其中包括名将白起的父亲。后来百姓交农,太子嬴驷被罚游学,左太子傅公孙贾和右太子傅嬴虔被处罚流放)。最终,商鞅被处以车裂。从而嬴驷和他的叔父赢虔得以铲除旧贵族,商鞅变法的结果得以巩固。

后来秦灭六国,魏国因人才而灭,吴起,张仪,田子方,商鞅,乐毅,孙膑,张禄······其中不乏有扭转乾坤的大才,如商鞅,张仪,孙膑,乐毅。可是都没有被任用,反而有的加以迫害。其中魏惠王,极其喜爱珠宝,最后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,向孟子请教。在天下大争的时代,君主不言利国,岂为君主?向孟子请教,不过是问一个自己早已知道的问题,十分虚伪。还有魏假,不爱人反而爱狗,“王不爱人而爱犬,将军尽忠而无门。”大世之争,人才最为珍贵,风华魏国最多的也为人才,魏国政风最不在乎的也为人才,最终也因人才而灭。春秋战国时期,多位君王信天命,当彗星光尾指向西南方向时,魏国君王认为是自己强大的迹象,可殊不是是因为商鞅变法,最终大败秦国,函谷关也被秦国所收复。信天命,不仅可笑,而且无能。曾经骑牛的老子预言秦将大出于天下,但是大秦帝国的辉煌不是靠着一个预言所得来的,而是六代秦国君王和老秦人奋斗而得来的,只有坚毅和奋斗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。其余几国君王都有着致命的弱点,燕太子被燕王所出卖,赵王陷于女色,奄奄一息,楚王不想信项燕,齐王松懈,韩国军力颓废。最终秦扫六国。

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。

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600字2

行法如山——《大秦帝国》读后感

很久没有写日志了,看了《大秦帝国》以后,终于有了动笔的冲动。很久没有被这样震撼过了,看了《大秦帝国》之后,我的心中实在为之一振。曾几何时,自己对很多小说都没了兴趣,唯独喜欢看历史小说(当然不是戏说的类型)。每看一部,心中都激昂澎湃一次,而《大秦帝国》实在让我不仅仅只是感到激昂澎湃,更让我在很多时候掩卷沉思。太宗云:“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”此真可谓至理名言。通过对于先民了解和认识,我仿佛拨开了迷雾,清晰的看到了今天的现实。

起初看《大秦帝国》只是源于自己对于历史由来已久的兴趣,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;只是觉得这不过是对于又一个盛世的全景式展现罢了。但是,当我和振哥把《大秦帝国》第一部《黑色裂变》的电视剧看完之后,我被深深的震撼了。我感觉到,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很有意义。一个文明的创生期往往是最有活力的,最富创造力的,大秦帝国也不例外。处在“大争之世”的秦帝国,有着与后世很多同样强盛的帝国所全然不同的东西。而这些东西,才是秦帝国得以强盛的依靠,也是被后人所忽视的,在后来的历史中缺失的。而只有这些东西,才是需要我们重新开掘出来的。因为,正是这些缺失,使得华夏的原生文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蕴含了衰落和失败的可能。而《大秦帝国》正是通过将这些东西开掘出来,从而使得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所熟悉的那部分历史,让我们更加看清今天所要走的路。

这种与众不同的东西,在我看来至少有两个方面:法治与商业精深。这两点在《大秦帝国》中都有表现。

看了《大秦帝国》的人都知道,秦法是秦国崛起的制度保障,是秦国崛起的基石。整个《黑色裂变》都在展现商鞅变法的全过程。为什么孙皓晖先生的起点在这里?很显然,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的分水岭和转折点,是秦国强大的第一块基石,更是华夏文明史中第一次将法治的理念变为现实,第一次建立法律完备的法治国家,特别是第一次(也是唯一一次)在华夏民族的一个族群当中确立起坚定的法治信念和守法精神。所有这一切,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。

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600字3

从秦孝公到秦始皇,除了有明君,更有像商鞅、范睢、张仪、吕不韦、李斯、郑国、白起、王翦、章邯、蒙恬等能臣武将的辅佐。而在秦孝公即位初,是秦国处于非常困难时期,秦孝公为图秦国能够像秦穆公时期一样与其它诸侯国并列争雄,向天下发布了秦国的“求贤令”,吸引了不少山东士子前往秦国“面试”。他对士子们说“依六国惯例,士达则任职。

然秦国与列国素来少往,山东士子对秦国知之不详,难确职掌,请各位持国府令牌,遍访秦国三月,后出治秦之策,后确认职掌”,他让士子们下基层,然后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再制定自己的策略,然后再确定岗位。

相关图文

推荐文章

119351